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落实法治建设部门职责。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主体责任,推进工作任务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结合2024年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任务落实。认真做好年度述法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谋作用。2024年,我局无行政处罚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投诉举报类(职业索赔人)行政复议26件、行政诉讼6件,行政负责人高度重视并积极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率100%。无行政复议被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二)强化监管执法,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
1.推进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持续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实,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次。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全区49所学校、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保持100%。围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夜市肉制品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整治、特供酒清源打链、长江“十年禁渔”等工作,出动执法人员4300余人次,检查市场主体2699家次,发现问题212个,均已整改完成,食品抽检579批次,不合格17批次,均已移交市局执法支队处理。
2.提升药械化监管能力。持续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和药械化专项整治,开展保健食品“护老”行动,检查会销场所14家,其中10家已关门停业。实现全区127家医疗机构、63家药店、64家化妆品店安全监管检查100%全覆盖。报送药械不良反应(事件)、药物滥用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等报告总计327份,有效保障了我区药械化安全。
3.夯实特种设备安全基础。将521家在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2745台特种设备纳入监管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全区特种设备安全“互联网+监管”现代化全面监管。对重点场所和重点设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出动执法人员749人,检查单位487家,排查隐患31个,下达监察指令54份。开展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五进”宣传,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次,相关经验做法在《湖南日报》《岳阳日报》得到宣传推介。
4.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危化品、消防产品、电线电缆、醇基燃料、烟花爆竹、“洞庭清波”洗涤用品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市场主体1658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质量知识进党校,部门单位负责人、重点企业负责人、质量工作负责人超150人参训,提升全区质量人才素养。被确定为“全省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城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省局专家组验收,中创化工的高纯度乙酸仲丁酯被评为“湖南名品”,聚仁化工入围“省长质量奖”。
(三)化解矛盾纠纷,聚焦民生关切问题
一是优化消费环境。开展“3.15”维权、“五进”消费教育宣传,发放宣传资料4500余份,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化解矛盾纠纷,高效办结消费者投诉举报、信访等1563件,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超96%,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3余万元;全区新增4家ODR企业,ODR企业投诉办结率100%。二是办好民生实事。聚焦肉类安全、计量公平和“两电”安全等群众关切的小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肉类产品的食品经营者104家,电子计价秤238台,电动自行车100余台,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5份,查处销毁不合格电子计价秤12台、处理电动自行车不合法行为2起,强化民生福祉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基层监管力量不足。执法改革后,人员调配捉襟见肘,事多人少的矛盾不断凸显。二是监管能力有待提升。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形势和任务,以及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监管执法。不断加大对“三品一特”重点领域的常态化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充分发挥 12315、12345 平台作用,妥善化解处置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纠纷,进一步完善职业打假应对机制,切实保障市场秩序稳定,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消费环境。
2.进一步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持续组织开展好世界计量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3.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推进落实国家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办理湖南石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以企业变更、注销、开办小餐饮店等“一件事”为重点,创新服务模式,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