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十三五”,硕果累累
1.工业总量稳步提升。预计到2020年底,区本级规模工业增加值达95亿元,增长58%,年均增幅8%;规模工业企业达114家,净增24家。
2.产业项目全面推进。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96.25亿元,年均增幅10.2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93.22亿元,年均增幅37.6%。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9个,其中26个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
3.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关停化工企业14家,引导6家化工企业入园升级改造。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塑料造粒、吹膜企业17家。中创、东方雨虹2家企业评定为湖南省绿色工厂。实施转型升级改造的企业达26家。
4.创新驱动全面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增长14%,科技研发经费累计投入55.38亿元,累计完成技术交易额5.03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46家,净增31家。5项产品入选省百项重点新产品推进计划,6个项目入选省“五个100” 重大产品创新项目,成功申报2家湖南省工业领域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2家全省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培育湖南省小巨人企业12家、新材料企业19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7家(累计16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5家(累计7家)、市级创新团队10 个(累计11个);获全国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6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2项,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170项,均创历史新高。
5.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全区移动通信网络光纤及4G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上云上平台”经济实体达1000余家,获评2018年湖南省中小企业“上云”行动优胜单位,东方雨虹获评2019年湖南省“上云”标杆企业。东方雨虹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与管理,生产效率提升了26%,运营成本降低了22%,产品不良率下降了50%,被认定为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东方雨虹和巴陵公司获评湖南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标杆企业。
6.立项争资成果突出。累计有287个企业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省、市科技和工业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1.45亿元。
7.惠企服务政策全面落实。牵头开展企业联手帮扶,交办并解决166个困难和问题。推荐11家企业获评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开展银企对接,协助企业贷款11亿元。牵头清欠民营企业账款531.85万元。云溪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2016年、2019年获评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核心服务机构。
二、检视2020,特色亮点明晰
1.经济数据指标逆势上扬。受疫情和原油价格低位运行的叠加影响,特别是两厂经济持续下滑,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局党组紧盯经济数据指标不放松,坚持周汇报、月调度、季讲评。1-10月,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0.7%,其中区本级增长15.3%,排全市第二。工业投资、技改投资虽然后劲乏力(己内酰胺计划报20亿只报了10亿),但通过多次与市统计局对接协调,该项指标排名挤进全市区级前三。今年仅1个月了,我们将认真吸取去年深刻教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调度运行,确保优势指标更优;突出对接协调,确保短板补齐,为创市绩效先进作贡献。
2.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全面提升。坚持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区为抓手,全面落实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培育1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将达到46家。选聘科技特派员8名,深入钢铁村等5个科技扶贫重点村,开展油茶、虾稻等产业项目技术专场培训,培训400余人次。科技创新平台、技术合同交易额、高新技术产值等高新经济指标全面提速,总量及占比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排名全市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3.企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青山油剂、联营化工厂2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作顺利完成,被省工信厅通报表扬。引导全区企业参与自愿清洁生产,聚仁、聚成两家化工正在进行评估验收。牵头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参与关停一家非法搅拌站。新诚塑料厂作为顽瘴痼疾企业纳入了交办整治范畴,拟在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整改。
4.服务企业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期间,全局干部职工全部取消休假,深入企业“一对一”联点帮扶,协助采购、无偿赠送防疫物资,协调解决物资运输等难题,2月底,全区90%以上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二是精准辅导企业项目申报,成功申报省市科技和工信项目68个,已公示到位资金2400万元,特别是“制造强省”项目批复个数及资金总量接近市本级资金的一半。三是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精心编制惠企政策汇编,发放至118家企业。开展2020年企业联手帮扶行动,共交办企业困难和问题39件,已解决37件。建成云溪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组织开展了16场培训500余人次。我局的优质服务获得企业一致好评,在区优化营商环境测评中评价很高。
三、展望“十四五”,信心百倍
1.抓好企业培育,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8%;完成工业投资304亿元,年均增幅8.7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85亿元,年均增幅8.77%;力争全区规模工业企业达130家,小巨人企业达20家。
2.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协调推动5G网络建设与应用,实现5G网络全覆盖;促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争取成功申报2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全区中小企业智能化率达50%以上。
3.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强高新企业培育,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新认定3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平台5家、市级技术创新平台10家;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名;实施重点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20项,累计实现技术成果登记60项,技术合同登记100项,技术交易金额达到6.5亿元。
4.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引导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改造,全力推行绿色制造体系的创建,争取新培育2家绿色工厂;大力开展僵尸企业处置,争取到2025年,园区僵尸企业都得到较圆满的处置。
5.提升立项争资水平,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密切跟踪国家、省、市政策措施,加强与国家、省、市科技和工信等部门对接,精心辅导企业项目申报,力争项目申报一批,成功一批,为企业解决资金缺口和政策扶持,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二是深入钻研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落实银企对接会签约项目资金,切实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
四、对标2021,踌躇满志
1.抓好运行调控,促进工业稳增长。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寻求支持,加强与统计、工业园、重点企业的协调对接,在全区114家规模企业中,继续做大73家代报企业统计数据,争取在当前统计要求不变的情况下,确保工业规模增加值高于全市增长平均水平。继续克服园外工业企业不足的短板(据目前摸底仅46家,且产值都在500万元以下),大力促进园区企业落地建设,争取入规工业企业8家。工业投资争取尽早与巴陵分公司等单位联系,协调好全年投资安排,克服今年仅报10个亿投资,协调解决指标增速问题。明年己内酰胺项目进入快速建设期,岳阳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和岳阳兴长烷基化等投资较大的项目建设,对我区工业投资增速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可能会对后年的基数增长过快有影响,需要我们积极协调把控,确保做到平稳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已经达到90%以上,可能在明年有所回落。
2.加强创新力度,争创省创新型区。牢牢盯住省创新型区目标,认真按照爱武市长在我区争创全省创新型区请示报告上的批示精神,全力对接省市科技部门,确保2021年创新型区建设成功。争取省市科技部门支持,率先在岳阳试点开展科技服务外包。全力协助长岭炼化和长岭科发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我区国家级实验室的突破。积极支持东方雨虹、中创化工、聚仁化工等高新企业申报省市重大高新引领项目,争取科技创新扶持资金1000万元。建立全社会研发投入联席会议制度,将具有产业优势的物流、建筑、卫生、文化行业等55家服务企业纳入作为重点高新企业认定和研发投入统计范畴。
3.强化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围绕石油化工产业链建设,积极组织入园建设企业申报“制造强省”等项目,以优质服务促产业链关键企业入园建设。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库,落实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对入库项目重点支持和跟踪服务,助推岳阳兴长烷基化、中创乙酸酯、云科化工固化剂消光剂、东映长联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等项目尽早建成、尽早生产。
4.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高质量。围绕“制造强省”建设战略目标,鼓励全区中小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申报制造强省转型升级项目,申请认定省市“小巨人”企业,以争取制造强省转型升级项目资金和“专精特新”引导资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全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完成瑞森达关停搬迁入园改造。
5.优化企业服务,助力非公经济新发展。积极发挥企业“娘家”作用,完善促进民营高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协调督促八个专项工作小组落实各项援企惠企政策。持续开展企业联手帮扶行动,重点抓好重点项目的各项手续审批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融资对接、人才培训、管理提升等活动,发展壮大我区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