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起,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在湖南卫视、芒果TV、湖南金鹰纪实卫视等平台播出。作为一部凝聚多方智慧、历时三年匠心打磨的恢弘之作,它不仅是对民族英雄左宗棠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深刻诠释。
一、体现了历史厚度与时代高度的统一
纪录片以“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豪迈宣言为精神内核,全景式还原了左宗棠在清朝国运危殆之际,以花甲之年抬棺西征、收复新疆的壮举。纪录片并未止步于战争场面的渲染,而是深入历史肌理:
多维叙事视角:既展现左宗棠“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军事智慧,也刻画新疆各族军民抵抗外敌的悲壮协作;既剖析清廷“海防与塞防之争”的复杂博弈,也揭示列强环伺下的国际局势。这种全景式叙事,让历史不再是单薄的符号,而成为有血有肉的民族记忆。
严谨的史实考据:从粮草转运的细节(如骆驼数量、行军路线),到每一场战役的时空坐标,到左宗棠与林则徐湘江夜谈的深谋远虑,都可以看到以扎实的史料文献与实地考证为基础为支撑的痕迹,彰显了策划者、制作者严谨客观、存史立传的学术品格。
二、体现了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的融合
纪录片突破传统表达方式,用现代创新技术激活尘封历史:
用AIGC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场景微调模型,超高画质重现,动态地图,3D复原技术等,实现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
青年化语态的突破:将300多分钟的宏大史诗片转化为“微短剧式”的沉浸体验。瞬间拉近青年观众与历史的距离。
三、体现了英雄叙事与人文关怀的交织
影片摆脱“脸谱化”塑造,着力呈现了左宗棠作为“人”的丰富维度:
悲情英雄的立体描摹:他既是英勇果敢的统帅,也是痛失妻儿、挚友后“老泪纵横”的凡人。让英雄形象兼具铁血与柔情,唤起观众的深切共情。
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镜头聚焦各族儿女的共同奋战——从湘军将士到新疆百姓,从林则徐的托付到八千湘女上天山的薪火相传。左公柳“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意象,成为民族团结的永恒象征。
四、历史回响与当代价值的共鸣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这部纪录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国土统一的时代宣言:新疆自西汉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经纬、左宗棠收复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壮举,影片以无可辩驳的史实筑牢“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国民共识。
湘疆情谊的延续升华:从晚清收复新疆到王震兵团屯垦戍边,从湖湘非遗入疆到新疆文物展赴湘,纪录片串起的“千里湘疆情”,正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缩影。今日左宗棠文化园成为研学教育基地,更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青年心中。
《左宗棠收复新疆》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承载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富有教育意义的“史诗之作”“创新之作”“突破之作”。愿我们铭记左公“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的夙愿,让这份对家国统一的坚守、对民族大义的担当,激励新时代青年激励更多人奔赴山河、共护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