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游

来源:市档案局2024-07-30 16:14
浏览量:1|| | ||

隐居平江山水,诗文名传朝野

元代末期,平江县出了一位文学奇才,他性情高傲,行为孤僻,隐居深山,终身未仕,而文名传于朝野,诗有“太白风味”,与当时的文学大家虞集、赵孟頫齐名。他就是文学家胡天游。

胡天游(约1317-1367),本名乘龙,字天游,号松竹主人。自幼聪敏,极富文学天赋。七岁游法兴寺,就出口成章,即兴吟七绝一首:

山色摇光入袖凉,松荫十丈印回廊。

老僧读罢楞严咒,一殿神风柏子香。

在场人十分惊讶,称赞他“天资迥迈”。10余岁时,其文名即已远扬。

元朝末期,政治黑暗,官吏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社会动荡不安。胡天游以拿朝廷俸禄为耻,不愿做官,而将雄心壮志和满腹经纶寄托于故乡山水,潜心于自己所酷爱的钟鼎竹简。他朋麋鹿,侣烟霞,倚翠竹,以扼腕当时,俯仰太古的胸怀,行吟放歌,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代表作是《幕阜山》。该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豪放不羁的笔调,展现幕阜山的雄奇: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我疑山顶即天上。扪萝蹑磴到山巅,又如平地望青天,始知天高百万应无极。

幕阜苍苍一卷石,洞庭八百古所传,到此遥看如镜圆。若还更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全诗继承、发展了《诗经》、《楚辞》和李白诗歌的优良传统,吸取了民歌、神话中的营养和素材,语言明快,感情奔放,气势磅礴,突破了唐宋以来的律绝格式,可与杜甫《望岳》诗媲美。是历代吟咏幕阜山的压轴之作,对后人影响很深。

胡天游性格孤僻,虽与人交往甚少,却与一位内兄意气相投,常结伴在清溪泛舟,佳夜弄月,痛饮美酒,相互戏谑,以至乐而忘归。两人都负才盛气,以诗闻名,常常唱和比诗。其内兄在《赠胡天游》诗中谓“能酒能诗只两翁”。

胡天游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随着时势的推移和年岁的增长,他的心境也开始变化。在《寓中水楼秋夕》诗中,诗人表达了关心时局,“回首南州欲用兵”的愿望。50岁左右时,他在《夏夜闲步西溪》诗中写道:

野色寥寥一犬鸣,戍楼初鼓绝人行。

哭声未断歌声起,渔火将残鬼火明。

月暗荒村愁有虎,烟迷竹树看如兵。

羁怀世故千忧集,竟夕彷徨睡未成。

其风格与他的前期作品已迥然不同,一种彷徨怀世的情感跃然而出。他回首往事,深感光阴虚度,世事难料,伯乐难寻,曾仿屈原辞,作《述志赋》,计457字,其中有句云:何中道之多艰兮,终抱志而莫展。”表明了自己志存高远而壮志未酬的无奈心情。

由于战乱,胡天游的作品流传下来仅十之一二,后人所编他的诗集《傲轩吟稿》被收录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