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钝(1488-1577),字仲敏,号石厉 庵,巴陵县沙陂(今岳阳县杨林乡沙陂村)人。少年时,不贪玩耍,终日抱书苦读,故名钝,字号称谓都含有自勉和鞭策之义。此时的他,年少气盛,颇有几分自负。这从他写的一幅贴在自家门口的对联可以看出,联云:“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老翁看了不以为然,手捧书本“前来求教”,方钝一看,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识,顿时羞惭满面。此后,他虚心学习,不敢自傲,门口的对联亦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青年时,方钝善于写文章,他的伯父方宁若,为人“守世让爱”,视方钝为掌上明珠,曾对族人言:“我这侄儿,当宏大我家的宗族”。方钝24岁进入岳州府为生,后转为禀生。1516年(正德十六年)殿试翰林,1522年(嘉庆元年)出任河南内黄知县,适外祖父去世,回乡守丧,丧期满,补华亭(今上海市)任知县,后升广西、河南监察御史,巡按山东,接着皇帝亲自点名升任大理寺丞、大理寺右少卿、左少卿、太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南京户部侍郎,累官至户部尚书。
在华亭,他倡导节俭,减轻百姓负担,每年节省民财以万两银计。遇到民间诉讼,他谆谆劝解,使双方纠纷得以妥善解决。在山东,适逢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他安抚百姓,整饬吏治。当时官吏知道他推荐和弹劾不避恩仇,都畏惧不敢再害百姓,而百姓知道他廉洁奉公,参加暴动者愿意回乡乐业,终使社会得以安定下来。他曾被任命负责修建皇帝的宗庙九庙及慈庆宫、慈宁宫,大功告成,皇帝十分满意,赐方钝银20两、苎丝两匹。在大理寺右少卿任内,他采取有效措施,如禁止用钱粮代替马匹上缴,禁止私人占用公马,稽核马匹的放养、生息和领牧、发拨等,杜绝了一些贪占舞弊行为,节省马价白银数十万两。在都察院都御史任内,他总理黄河治理工程,深入工地,度地兴工,使漕运畅通,堤防巩固。
方钝为官,时处贿赂之风横行,他却纤尘不染,洁身自好,志不为时俗所移。严嵩以行贿获得官晋太子太保,方钝却不效法严嵩,他说:“贿而得太保腰玉,如平生何?”方钝任户部尚书期间,掌管了全国赋税钱粮。他面对外有瓦剌、倭寇侵扰,内则奸相严嵩贪赃枉法,加之明世宗迷信道教,日夜设斋醮祈祷,一切内府供应,御外耗费,无不取之户部等复杂困顿境地,广纳人言,听取部属理财良策,多方筹划,务期必济;又秉公直谏,先后上疏达数十万言,历时七年,清廉无过。后因边将作战失利,朝廷追查责任,严嵩担心边将贿赂之事败露,暗奏朝廷改任方钝为南京户部尚书,置他于闲散无权之地。方钝心知严嵩要向他下毒手,便于嘉靖三十八年提前告老还乡,时年已逾70岁。
方钝在京做官期间,曾向朝廷奏准“湖南减免山粮”,并捐资建岳阳会馆,安排同乡仕宦居住,立约32条,勉励同乡仕宦忠贞为国。他辞官回乡后,积极筹划家乡水利设施,修筑了三眼桥堤和枫桥湖堤,重修了万年桥(今三眼桥)。相传方钝带领民众赶修三眼桥时,因国库下拨款银有限,民工吃稀饭小菜,食不饱肚,工程进展受阻。奸相严嵩却向皇帝谗言:方钝在家乡修桥,大肆挥霍浪费库银。皇上闻言大怒,即派钦差大臣来岳阳查实。钦差大臣到达工地,适逢民工用餐,见方钝和民工吃的都是黑糊糊的粑粑,从方钝手中接过一块粑粑咬了一口,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才知这种耙耙是用苦荞做成的,十分感慨地说,方大人吃苦荞,真是苦苦修桥啊!钦差大臣回京上奏皇帝,特拨一笔纹银犒劳方钝修桥之功。方钝喜不自禁,即把这笔钱全部补作修桥专用,民工们伙食大为改善,工程进度明显加快,不久三眼桥即告竣工。方尚书作官,提带湖南一省和苦修三眼桥的故事至今仍在岳阳传为美谈。
方钝辞官回乡,居家19年之久。期间巡抚、巡按上疏10多次,奏请他回朝复职。明穆宗即位,下诏他官复原职,进阶一级,准予致仕。神宗即位,亦下诏慰劳。1577年(万历五年),方钝老死家中,享年90岁。神宗追赠他太子少保,谥“简肃公”,派进士何宗斅为他筑墓营葬,葬于今岳阳市三眼桥北螺丝山上,并指示地方官员设二坛以祭,奉祀于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