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岳阳楼
位于岳阳市洞庭北路西北高丘的古城墙上。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前身为东汉末年鲁肃修建的阅军楼,魏晋南北朝称巴陵城墙,唐初称南楼,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始称岳阳楼。由于李白、杜甫的著名诗章,岳阳楼开始蜚声海内外。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自此楼名愈盛。岳阳楼历经修葺,现存主楼高20.36米,三层、飞檐、如意斗拱、盔顶,楼身为全木结构。楼前有仙梅亭。1983年全面维修,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文庙
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郭亮街学道岭。又名岳州文庙、岳州学宫。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历代均有维修。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状元桥、泮池等。大成殿为清代重建,重檐歇山顶。殿内龛柱、柱础、明伏和枋为宋代遗物,1989年大修,2003年又开始对东西厢房进行维修,并恢复了乡贤祠和名宦祠。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江起义旧址
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城天岳书院,始建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于清同治六年迁建于此。旧址分前厅、中厅、后厅、东西两斋组合而成。砖木结构,仿“岳麓”、“城南”之制。门头嵌有“天岳书院”横书石额,东西两边嵌有“天经地纬,岳峙渊渟”的对联。书院占地面积5738平方米,建筑面积3941平方米。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二日,由中国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成立了以彭德怀为军长,滕代远为党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1930年7月,彭德怀在这里指挥20万红军、赤卫队攻打长沙,并一举攻下省城长沙。1945年,王震、王首道率“359”旅南下,其司令部驻扎于此。1949年7月18日,湖南和平解放,国共两党代表首次在此接头。1987年收回平江起义旧址、维修后,复原陈列对外开放。
任弼时故居
任弼时故居位于汨罗市弼时镇,始建于清末,为砖木结构民宅。任弼时1904年4月30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离家求学,投身革命事业,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故居于195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989年进行维修,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子祠
位于汨罗市汨罗江下游北岸的玉笥山上,又称三闾祠。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始建于汉代,历代屡经修葺,今屈子祠系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迁建于此,相传屈原曾在此居住。现存建筑为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周围有独醒亭、骚坛等。新中国成立后曾分别进行了四次大修。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谷英古建筑群
张谷英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始祖张谷英起造,经明、清两代多次续建而成,至今保持着明清传统建筑之风貌。
该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部分组成,总面积51000平方米,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房屋1732间,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枝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分则自成庭院,合则贯为一体,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这种闭合式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市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