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岳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下简称《细则》)的有关规定编制本年报。本年报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及经费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事项及附表等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如需咨询,请与岳阳市国土资源局联系(地址:岳阳市岳阳大道(市政协东侧100米),邮编:414000,电话:0730-8691919)。
一、概述
2015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办法》和《细则》,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细致的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局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主动政务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依申请公开目录以及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等栏目齐全的门户网站,并对机构设置、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审批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发布与更新。
1、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统筹协调,各科室及二级机构具体承办,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撑,纪检监察室监督落实的运行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推动政务公开深入开展的整体合力。出台了信息发布审核、保密审查、运行管理、内容保障、应急处置、办事公开等相关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规范运行,确保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健康有序地开展。
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并与年度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同时,加强日常管理,采取现场抽查、网上评议、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全面实现网上办文。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均在电子政务系统或公文传输系统中进行公文发送、接收和查询,实现了公文电子化和网上流转。
4、全面实现网上审批。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全部通过省市县三级远程报件系统进行建设用地远程报批,所有审批事项均实现网上审批。真正让“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理念落到了实处。
5、全面推进网上交易。2015年,全市通过网上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4余宗,总成交价20多亿元。
6、全面启动“四全服务模式”建设。转变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简政放权,实现“业务贯通、区域连通、数据互通、监管贯通”的管理新模式。深化国土资源“一张图”应用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和应用。建立了行政效能网上监控系统,有效杜绝了不按流程审批、超时限办理审批等现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网站共有政务公开、办事服务、国土业务、政民互动等4大模块,49个栏目。共发布动态类信息4000余条,业务类信息1400余条,热点专题类信息330余条,导入行政审批类数据2万余条。
一、大力推进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政务信息公开。将土地供应、征地公告中、补偿公告、相关征地拆迁的政策制度、土地出让、土地交易结果和矿业权交易情况等信息及时在网站发布。
二、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建立了多载体的立体的政务信息发布系统,服务对象可以通过我局门户网站、报刊、公告栏等多种方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相关部门以互动方式索取相关信息。同时,将部门网站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为群众查阅信息提供便捷通道。建站以来,网站点击率达200多万人次。相对人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查阅办事流程、查询行政审批的审查进度。同时,充分应用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实现信息共通共享;通过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听证会等形式进行信息公开。
三、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程序。在主动公开方面,编制发布了《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从注重办事结果公开向程序和结果公开并重转变。除有保密规定要求外,所有信息全面公开。在依申请公开方面,出台了《信息依申请公开处理办法》,对申请的受理、转办、承办、回复、送达等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局在采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上做了如下工作:
1、凡是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部在网站公开。
2、部分重要的主动公开信息同时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予以发布。
3、群众既可以从我局网站查阅和下载有关已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在网上在线咨询,我局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4、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同时通过我局门户网站进行公开,供公众查询。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
我局在网站上提供了依申请公开的流程、表格下载和直接发送等服务。2015年度我局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求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4项。
四、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事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机构人员及经费情况
1、机构人员情况
我局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为2名,每个科室都设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信息员1名。
2、经费情况
2015年,我局在“四全”服务模式建设、 “一张图”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3、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情况
依据《岳阳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有关规定,全年未发生对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费用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年我局虽然在政务公开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少数部门对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工作被动应付,认为公开就是公布,信息公布了就行。因此,需 要进一步组织大家深入学习《实施办法》和《细则》的精神,真正领悟到文件精神。
2、政务信息公开内容的规范性有待加强。表现在公开的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应该公开的未能做到全部公开或时间上有所滞后,从而减弱了公开的实际作用。
3、网站的互动能力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互动栏目的功能界面不够人性化,部分咨询回复不够具体和及时,不能真正达到互动的要求。
七、附表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4636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7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1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636
|
3、政府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4、政府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1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1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1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2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4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4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4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4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4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1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1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2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8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3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1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4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6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1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2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2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
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1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1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