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央环保督察专栏 > 媒体聚集

擦亮“一江碧水”的靓丽底色——二论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责任担当

悦 声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浩浩汤汤、澄澈碧绿是长江洞庭美丽的底色,造就了巴陵大地的风光无限,流淌出灿若星河的诗歌名篇,牵系着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令人心痛的是,过去一段时期,由于粗放式发展的无序开发和过度索取,“长江病了”!“守护好一江碧水”,必须坚决对污染说“不”,以壮士断腕、铁腕治江的决心和勇气,打好一场艰苦卓绝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自然以和谐美丽,为人民谋幸福安康!

三年来,岳阳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成为全国第5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中彰显了岳阳担当,贡献了岳阳力量——

着眼于“净”,“七大行动”扎实推进,突出问题整改见行见效,截污管网建设、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多管齐下,城镇污水治理“岳阳经验”在长江流域推广,黑臭水体治理获评全国示范城市,江河湖泊重泛清波,长江水质达到多年以来最高水平。

着眼于“透”,非法码头和小散泊位全面关停,矮围网围全部拆除,非法采砂基本杜绝,“三无船只”不见踪影,沿江岸线景观秀美、视觉通透。

着眼于“绿”,清退欧美黑杨,全面禁捕退捕,大力补植复绿,珍爱保护湿地,加快生态修复,长江沿岸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着眼于“美”,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深入根治“进城”“下乡”的污染问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秀美家园。

着眼于“强”,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对长江沿线新增化工企业“一脚踩死”,七大千亿产业和“12+1”优势产业链快速发展,岳阳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蓄势待发,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青山绿水换来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治理难,污染防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场拼定力、比毅力的持久战。当前,“守护好一江碧水”正处于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政策机遇交汇叠加的窗口期,岳阳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襟、境界和担当,咬紧牙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持续攻坚,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真正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和鲜明底色!

要感悟思想伟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摒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把绿色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决不允许给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估不合格的项目打黄灯、开绿灯,决不允许再走寅吃卯粮、得不偿失的发展老路!

要深化系统整治。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系统施治,以长江和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协同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大力实施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共治,积极推动县市区紧密配合、联防联控,错位发展、有机融合,全民护水、全域护水、全程护水、全心护水,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实现长江生态保护从雷厉风行治标转向久久为功治本。

要强化源头防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传递绿色生活理念,织密工业点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防治网络,增强点绿成金、增值变现的绿色功能,加快以结构调整的“伤筋动骨”实现生态环境的“脱胎换骨”!

要严格执法监管。加大法治力度,源头严防、事中严管、事后严惩,对污染设施不正常运转、私设排污口、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坚决按照高线从重处罚,快、准、狠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使环保法律法规成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污染防治攻坚既是一段化茧成蝶、凤凰涅槃的历程,也是一个为高质量发展清障开路、打扫战场的过程。我们相信,随着“三区一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江碧水”的靓丽底色必将重现,人们在青山绿水中不仅望得见乡愁,还看得到收益;不仅能安居美丽家园,还能共享“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