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岳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25-07-18
浏览量:1|| | ||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岳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岳阳市人民政府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二类经费自理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具体职责是:

1.编制、执行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计划;

2.负责记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等情况;

3.负责住房公积金的核算;

4.审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

5.负责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和归还;

6.编制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7.承办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8.承办市委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岳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设9个部室分别是:综合部(行政保卫部)、客户服务部、资金结算部(会计核算部)、归集提取部(政策法规部)、贷款管理部、风险防控部(内部审计部)、信息管理部、财务部、人事部;并按规定设立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部,下辖11个管理部分别是:市直管理部、平江县管理部、岳阳县管理部、华容县管理部、湘阴县管理部、临湘市管理部、汨罗市管理部、岳阳楼区管理部、云溪区管理部、君山区管理部、屈原管理部,各管理部负责为辖区内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各项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服务,为落实便民利民要求,在市县两级政务中心分别设立了业务服务窗口,同时在园区、新港区也设立服务窗口。

(三)人员编制情况

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管理中心事业编制127名,劳务派遣用工90名。2024年年末从业人员199人,其中,在编122人,劳务派遣用工77人。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岳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经批复的2024管理经费基本支出预算3363.30万元,本部门全年基本支出3090.0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666.5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37.9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85.53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岳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经批复的2024管理经费项目支出预算2124.50万元,本部门全年项目支出1701.93万元,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1632.37万元,资本性支出69.56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无)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无)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无)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全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归集扩面稳根基。全年归集资金56.85亿元,同比增长4.08%,资金活水持续充盈;新增缴存单位406家,新增缴存职工2.58万人,制度覆盖面持续扩大。

2.保障民生显温度。精准释放住房消费潜力,全年办理提取42.41亿元,同比增长3.87%,提取额占当年缴存额的74.60%;发放政策性低息贷款10.19亿元,助力2300户家庭圆梦安居。

3.风险防控守底线。逾期率0.0193%;存贷比52.07%,资金运行安全稳健。

4.增值收益强支撑。2024年,实现增值收益3.77亿元,增值收益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缴财政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补充资金3.41亿元。

(二)职能履行及社会效益情况

一年来,中心各项工作积极、有序开展,社会效益明显。

1.敢闯敢试,破局立新,改革攻坚擦亮岳阳经验

1区域协作跨省破圈。以政府主导构建公积金跨省协同新机制。一是高位统筹。20245月市政府办印发实施方案,组建8部门专班,明确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等6项核心任务,市领导全程督导破堵点。二是区域联动。与荆州中心开展4轮专题会商,制定17项具体措施,共建点对点服务机制,统一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22项通办标准。三是模式创新。推行“1专班+3小组+N举措工作体系,通过协议互签、系统互联,设立38个跨省专窗,实现21项高频业务跨省通办20246月,我中心作为市直单位唯一代表在岳阳荆州区域党建联席会作典型发言,获两市组织部门高度认可,树立政务服务跨省协同新标杆。

2灵活缴存试点破冰。抢抓全国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公积金制度试点机遇,创新构建双自由+全周期服务模式。一是破冰扩面。聚焦全市50万未建制群体,力争省住建厅专项支持,实现试点政策与部委部署同步落地。二是机制革新。建立进退双自由制度,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即可参与缴存,未申贷者可自愿停缴退出,充分保障使用自主权,最大限度扩大制度惠及面。三是立体宣贯。打造百媒千屏宣传矩阵,通过政务新媒体矩阵发布解读百余篇,联动多个银行网点滚动宣传,试点首月新增开户3000多人,开户增速居全省首位。

3数据治理赋能破壁。构建三位一体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一是全域覆盖夯基础。建立9大主题域、544项数据资源目录,依托三工具一平台,动态生成22类问题清单。二是五步闭环强质量。创新疑点筛查-分析研判-整改核验-成效评估-机制固化治理链条,累计修正数据22.94万条,差错率压降至0.6‱三是智慧平台促长效。自建岳阳数据治理管理平台,嵌入业务逻辑校验规则,形成问题可见、流程可控、成果可视的闭环管理。该模式获住建部重点推介,入选全国公积金数据质量提升典型经验。

4贷后管理聚势破险。着力构建协同清收-快速执裁-源头预防多方联动逾期治理体系。一是深化金银协作。全省首创公积金+银行+律所协同催收机制,将司法催收纳入银行考核体系,推动逾期率从0.21%降至0.019%二是前置风险管控。创新公积金贷款+赋强公证模式,建立修复失联、诉源治理、公证参与执行联动三大机制,从源头压降金融纠纷及诉讼案件。三是强化司法震慑。与法院建立执裁联动机制,2024年通过司法程序回收逾期本息213万元,减少诉讼标的1910万元。

2.初心如磐,枝叶关情,惠民服务传递民生温度

1惠民政策供给更贴心。锚定国家住房保障战略导向,聚焦缴存群体安居诉求,先后推出春、秋两季政策包及配套细则,涵盖支持家庭代际互助提取、放宽租房提取条件、实施可提可贷等13项举措,为支持多层次多领域住房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提供有力保障。

2睡眠账户清理更用心。稳步推动睡眠账号集中清理三年行动,通过短信通知、电话通知、企业上门宣讲等方式,将近两年内无资金进账的封存账户进行清退,规范住房公积金的账户管理,维护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近两年来,共清理睡眠账户3.46万个,清退资金2.54亿元。

3线上线下服务更心。依托微信公众号和网上业务大厅实现租房提取、退休提取等13项高频业务掌上办,单位业务全流程网办率100%12329公积金服务专线高效融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累计解决疑难问题1389件,获市政府通报表彰。精心打造容缺办+上门办+延时办+预约办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推动服务满意度持续攀升。

(三)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

发放问调查100,收回有效问100,根据评分标准统计满意度为99分,满意度高。

(四)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岳阳市市级预算部门绩效自评操作规程》要求,自评小组认为岳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符合财务会计管理规定在经费使用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内控机制,办公设备采购严格履行申报审批程序,政府采购手续齐全合规,实现了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业务运营方面,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健增值,资金运作效益显著提升。在服务民生方面,充分发挥住房保障功能,有效支持缴存职工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为促进我市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整体而言,岳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达成度较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归集扩面信心严重不足。现阶段基本已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建制扩面全覆盖,只能将主攻方向转为非公企业,但受近年来经济形势复杂的大环境影响,诸多非公企业效益下滑,甚至难以为继,住房公积金断缴、缓缴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裁员、员工跳槽现象不断,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形势日益严峻,归集扩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二)贷款发放业务持续低迷。今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贷款市场需求不足、银行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等多重因素影响,各管理部贷款业务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腰斩,虽先后出台四月新政、八月新政等十多项惠民政策缓解颓势,但大多数职工更倾向于办理提取,贷款形势仍就不容乐观。

(三)职工维权事件日益增多。当前随着职工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不建不缴或少缴、欠缴住房公积金的群体性投诉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上升信访问题。加之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住房公积金建缴纠纷案件的调查和处理较为被动,不利于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和缴存职工权益的维护。

(四)逾期防范压力逐年加大。随着贷款业务的不断增长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即将符合申贷条件,逾期风险势必将不断上升,目前虽创新出台贷后管理新模式,但由于司法程序耗时较长,与银行律所合作沟通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导致无法短时间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在当前房地产形势下,就算进入司法拍卖环节,亦存在因无人竞价导致连续流拍的风险。

(五预算执行率有待提升。 本年度部门整体预算执行率完成76.08%,未达到预期目标。部分项目资金因审批流程未完成、支付条件未满足导致资金拨付与使用进度后,可能导致项目推进延缓,影响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效率,并来资金置、结转结余过大等风险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聚焦新形势,在制度普惠上再突破。立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深刻变革新阶段,强化政策前瞻性,建立“形势研判、政策储备、动态调整”响应机制,组建专班开展住房改善、城市更新等专项研究,完善“保障+改善”政策工具箱。探索出台“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物业费”“支持贷款代际互助”等方面支持政策,推动缴存职工个性化需求与政策供给精准对接,切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构建“四维五核”闭环评估体系,聚焦住房消费贡献度、政策惠及面、资金使用效率、风险防控水平、群众满意度等5项核心指标,设立“需求识别、政策实施、效果追踪、动态优化”四维评估模型,确保政策全周期长效性管理。

(二)聚焦新变化,在归集扩面上再发力。不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机制,着力研究“缴存补贴+税收减免”双激励政策,力争公积金缴存条款列入本市《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群体。持续深化与受托银行战略合作,重点在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打造归集扩面增长点、健全贷后管理新机制、延伸“跨省通办”服务网等方面发力,持续释放“1+1>2”的协同效应,切实为广大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服务。

(三)聚焦新需求,在服务效能上再革新。进一步加快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服务体系,围绕贷款不见面审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登记等,着力推动与税务、人社、不动产、人民银行等部门数据共享和系统直连,进一步畅通全流程网上办理渠道,力争实现更多服务事项“亮码可办”“线上通办”。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提升“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服务效能,实现从“网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四)聚焦新风险,在防控风险上再提升。坚持贷款逾期治理和贷款风险防范两手抓、两促进,用尽用足各种办法和手段解决逾期难题,将资金运行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管控在合理区间。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赋强公证”业务模式,从源头预防和减少金融纠纷及诉讼案件。聚焦非期房抵押物评估价值虚高、差异大等问题,探索建立二手房抵押物评估机制,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进行房产现值评估,确保抵押物价值认定精准、审慎。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多元调解不缴少缴欠缴纠纷。

(五)聚焦新要求,在预算管理上再深化。深刻认识当前财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要求, 坚决摒弃“基数+增长”的传统编制模式,所有预算项目均以“零”为起点,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政策目标、实际需求及成本效益分析进行重新评估和论证,提高预算精准度。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定期踪项目进度,及时解决执行障有效提升预算执行效率,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采取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应用,做好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的有机结合,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同时将评价结果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进行公开,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无)

 

附件: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3.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附件表格.zip